自從陶瓷誕生開始,陶瓷裝飾工藝就貫穿始終,陶瓷裝飾與陶瓷實用功能形影相隨。經過千百年的發展歷程,陶瓷裝飾工藝紛繁復雜,一時難以說清,但簡單通俗來講,還真跟人們化妝的過程尤為相似。
打磨清理坯體

最潔白的紙上才能繪出最美的畫,所以人們在化妝之前必須先洗臉。當然,要達到好的效果,還必須用正確的方法,輔以一定的工具與器材。陶瓷裝飾工藝的準備工作也是如此。
在進行陶瓷裝飾之前,先要對坯體進行修補、打磨、清理等前期工作。手工制陶中,我們可能用到毛刷、砂紙等工具。在大生產中,會有各種陶瓷機械裝置對坯體進行處理。例如,瓷磚生產中,會先對坯體進行打磨,甚至為了達到超平釉的效果使用拋坯機對坯體先期拋光。打磨過程中難免有粉塵產生,不僅污染環境,也會對坯體表面產生二次污染,因此必須有毛掃、吸風除塵裝置進行后繼處理。
噴水
化妝需要皮膚干濕度合適,陶瓷裝飾也是如此。在坯體表面處理之后,要進行噴水作業。噴水必須霧化良好,均勻噴灑,且噴水量要嚴格按標準執行。
如果噴水不勻,在燒成中會產生色差等缺陷,嚴重的會導致開裂等。水量太少,坯體表面達過干燥,在施釉過程中容易有氣體包入,且坯釉結合不牢固,進而產生針孔、縮釉、掉釉等缺陷。如果水量太大,不利于干燥,同樣容易在燒成中影響釉面亮度,甚至產生干燥裂。
底釉
在正式化妝之前往往需要打底粉,陶瓷則要先上底釉。底釉還有一個形象的名字,叫化妝土。顧名思義,就是在上彩釉之前,先對坯體進行化妝,對坯表面平整度、黑點等缺陷進行遮蓋。
底釉在坯體與面釉之間,其特殊的位置決定底釉必須具備以下性能:
1. 良好的遮蓋能力。即乳濁度、白度要足夠好。
2. 適中的耐火度。作為中間層,需要將坯釉兩方面結合在一起,必須有適中的耐火度。通常底釉的耐火度居坯體與面釉之間,既不能熔融發亮,也要有一定的燒結度。
3. 合適的膨脹系數。這一點非常關鍵,一旦底釉膨脹系數偏大,會有變形、龜裂的風險。
面釉
面釉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釉,也是陶瓷裝飾工藝正式的開始。面釉相當于陶瓷的外衣,著釉的陶瓷制品才有我們平時所見的光潔。面釉的本質是附著在陶瓷坯體表面的玻璃質。
對于不同的制品,有不同的施釉方法,如浸釉、噴釉、甩釉、淋釉等。
花釉

如果說面釉是一塊布料,那么花釉則是布料上的花紋;ㄓ允怯苫A釉與著色劑調配而成。古代的著色劑主要為天然有色礦物,現代陶瓷工藝中的著色劑主要為金屬氧化物和色料。
花釉在各種裝飾技藝的運用下,使陶瓷變得絢麗多彩。
花釉是陶瓷裝飾的靈魂部分,包括造型和顏色兩個方面。傳統的裝飾工藝主要是手繪、壓印、貼花、雕釉等,F代工作中大量引入在機械設備,例如瓷磚生產中就廣泛使用了印花機。早期有絲網印花、輥筒印花,在數碼時代運用了噴墨印花設備。

保護釉
彩妝結束可能并不算完,還要有定妝液、定妝粉等。陶瓷裝飾也有此一說。在通過各種工藝對陶瓷進行彩繪之后,還可能需要上一層保護釉。加上保護釉可以改善釉面光澤度,提高耐磨度。這樣的陶瓷制品花紋不易磨損,歷久彌新。
